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专委会
下载中心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上-下标牙位记录法
韩永战 吴友农
null 2012, 3 (
2
): 61-63.
摘要
(
5951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设计一种适应电子病历、学术交流以及电子出版物的要求,使用计算机有效地记录牙位的牙位记录法。方法:T和t作为记录牙齿的标识字符,T代表恒牙,t代表乳牙。从牙弓中线向远端,数字1~8和1~5分别代表恒牙和乳牙的名称。将所记录的牙位以上标和下标的形式写在标识字符的左、右两侧。结果:将所记录的牙位以上标和下标的形式写在T或t左侧或右侧,可准确记录牙齿在牙列中的位置和名称。结论:上-下标牙位记录法可以简便而有效地标记牙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生物可降解聚碳酸丁二醇酯电纺膜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姚菁 彭莎莎 陈刚 邵成华 沈新元 夏阳 章非敏
null 2012, 3 (
3
): 124-127.
摘要
(
565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一种新型生物可降解聚碳酸丁二醇酯(poly butylene carbonate,PBC)电纺膜的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电纺膜为对照,检测2种膜的表面接触角,然后分别在其上接种MC3T3-E1细胞,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电纺膜的原始形貌和接种细胞1 d后的形貌进行表征,使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法检测电纺膜对测试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PBC电纺膜的接触角值低于PCL电纺膜,且差异显著(P<0.05);1 d后细胞在两种电纺膜的表面都铺展良好,结合紧密;PBC电纺膜和PCL电纺膜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在1 d和7 d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7 d时,PBC电纺膜组的ALP活性高于PCL电纺膜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电纺PCL膜相比,电纺PBC膜在亲水性和促进细胞分化方面性能更佳,可以进一步研发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关于上-下标牙位记录法
韩永战 吴友农
null 2012, 3 (
3
): 149-150.
摘要
(
5516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在设计上-下标牙位记录法过程中,从上-下标牙位记录法的名称、牙位标识和牙位标识字符的概念、如何给恒牙和乳牙命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上-下标牙位记录法的上述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
红色复合体与逆行性牙髓炎的相关性研究
钟钰 高碧云 黄燕琳 陈文霞
null 2012, 3 (
1
): 13-16.
摘要
(
5508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us,Tf)和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与逆行性牙髓炎的相关性。方法:采集逆行性牙髓炎患牙的牙髓组织(40例),应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定量监测患牙牙髓组织中Pg、Tf、Td三种微生物以及总的细菌量。结果:逆行性牙髓炎患牙牙髓组织中Pg、Tf和Td的检出率分别为22.5%、82.5%和47.5%,三种微生物之间具有协同致病效应,OR值及95%可信区间为2.83(1.26~6.38)。结论:红色复合体(Pg、Tf、Td)与逆行性牙髓炎牙髓组织的感染密切相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
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的应用进展
李洁云 陈万涛
null 2012, 3 (
2
): 84-86.
摘要
(
5384
)
可视化
收藏
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实验的基础,而在传统的平面培养方式中,细胞形态和生物学特性都发生了一定改变。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rotary cell culture system,RCCS)通过反应器的不断旋转,模拟微重力环境,从而在普通实验室内,实现体外细胞三维培养模型的建立,在干细胞培养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进一步利用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将为细胞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6.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王秋蛟 陈宁
null 2013, 4 (
2
): 95-98.
摘要
(
5287
)
可视化
收藏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MSCs)因取材方便、来源广泛且产量丰富,增殖能力较强,免疫原性低,几乎不存在伦理学争议等特点,已经成为组织工程学及细胞替代治疗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将其作为替代细胞移植治疗各种疾病,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就hAMSCs的分离培养、生物学特性、分化潜能、致瘤性及临床前研究等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7.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兔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徐炜 王明国 马锋 杨世茂 林夏莲 于彦领 张新新
null 2013, 4 (
1
): 19-22.
摘要
(
526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兔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鉴定其分化能力并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对AD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兔腹股沟处的脂肪组织,将其分离获得脂肪干细胞,培养至第三代用于实验。分别以油红O、茜素红染色鉴定其成脂和成骨分化能力。取兔耳中央动脉血一次离心法制备PRF膜。将脂肪干细胞分为2组:对照组不含PRF膜;实验组含PRF膜。用碱性磷酸酶AKP试剂盒检测不同时间点PRF对ADSCs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脂肪干细胞呈长梭形贴壁生长;油红O及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在不同的时间点,实验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DSCs具有成骨的潜能且PRF可以促进ADSCs向成骨细胞分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8.
中药丹参和骨碎补对大鼠正畸牙牙齿移动的比较研究
陈菲 王旭霞 周亚丽 李涛 张君
null 2012, 3 (
1
): 17-29.
摘要
(
5253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丹参和骨碎补在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对其牙周组织改建的作用。方法:选取72只SPF级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丹参组、骨碎补组和对照组三组,每组24只,建立大鼠正畸牙齿移动实验模型,丹参组每日灌服6 g/kg丹参水煎剂,骨碎补组每日灌服6 g/kg骨碎补水煎剂,对照组每日灌服3 ml生理盐水,每隔7 d加力1次。三组动物于正畸加力7、14、21、28 d分批次处死,每次6只;剥离头颅骨,测量牙齿移动的距离及牙槽骨的密度,同时制作上颌第一磨牙区牙周组织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牙周组织改建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丹参组、骨碎补组牙齿移动距离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丹参组和骨碎补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光镜下观察三组的破骨细胞数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变平缓趋势,丹参组和骨碎补组较对照组增加更为显著(P <0.05),丹参组和骨碎补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的牙槽骨密度都呈现降低趋势,丹参组和骨碎补组较对照组降低缓慢(P < 0.05),丹参组和骨碎补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灌服丹参和骨碎补水煎液可促进大鼠牙周膜内破骨细胞生成并维持牙槽骨密度,有利于大鼠正畸牙齿移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9.
唾液生物标记物与口腔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柯学平 姚瑶 杨建荣
null 2012, 3 (
2
): 90-93.
摘要
(
5197
)
可视化
收藏
唾液中存在着多种与肿瘤相关的生物标记物,相当一部分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存在、颈转移、复发等关系密切。检测和监测唾液中肿瘤相关生物标记物可有助于发现部位深在的、隐匿性肿瘤,判断颈淋巴结转移和治疗后的复发趋势。本文就文献报道的与口腔颌面恶性肿瘤相关的唾液中肿瘤生物标记物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0.
利用定量悬浮试验评估义齿清洁片杀菌活性
管力 李刚 郭静 黄萍 杨聚才
null 2012, 3 (
2
): 78-79.
摘要
(
514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保丽净义齿清洁片杀菌活性。方法:选用国际标准株细菌,利用体外微生物培养,进行定量悬浮液试验。结果:义齿清洁片在40℃溶液、5分钟对血链球菌、粘性放线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核梭杆菌、非典型韦荣菌、白色念珠菌、变形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普雷沃氏菌属的中间普氏菌、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有99.9%的杀菌效果。结论:保丽净义齿清洁片体外对一些口腔常驻致病菌有明显抗菌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1.
SEMA3A及其受体NRP-1在SCC25/大鼠DRG共培养中对轴突芽生的影响
唐子春 王子露 宋晓萌 朱江 吴煜农
null 2012, 3 (
4
): 189-192.
摘要
(
5137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人舌鳞状细胞癌/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体外共培养的实验模型,研究信号素(semaphorin3A,SEMA3A)及其受体神经纤毛素1(Neuropilin-1,NRP-1)在肿瘤排斥神经的现象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鉴定SEMA3A在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CC25(squamous cell carcinoma 25)中的表达以及NRP-1在大鼠DRG神经元中的表达,建立人舌鳞状细胞癌/大鼠DRG体外共培养的实验模型,针对NRP-1靶点进行特异性拮抗,观察SCC25排斥DRG轴突生长的程度变化。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EMA3A在SCC25存在表达而NRP-1在大鼠DRG神经元中也呈阳性表达,共培养实验结果表明DRG组织块中NRP-1被特异性拮抗后SCC25对DRG轴突的排斥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弱。结论:SEMA3A及其受体NRP-1在SCC25排斥大鼠DRG轴突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2.
隆力奇DL复合酶牙膏对部分口腔微生物体外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刘怡然 曹灵 陈霄迟 沈家平 王伟健
null 2012, 3 (
4
): 205-207.
摘要
(
5116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测隆力奇DL复合酶牙膏(含葡聚糖酶和溶菌酶)对口腔部分微生物的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Dentocult SM法检测葡聚糖酶水溶液和样品牙膏提取液对变形链球菌粘附性的作用;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溶菌酶水溶液和样品牙膏对伴放线放线杆菌(Aa)、牙龈卟啉单胞菌(Pg)和粘性放线菌(Av)的抑菌作用。结果 葡聚糖酶水溶液和样本牙膏提取液能够减少变形链球菌在Dentocult SM附着板上的黏附;溶菌酶水溶液可以在Aa、Pg和Av的含菌培养基上形成清晰的抑菌环,其直径大小随溶菌酶浓度增加而增大,样品牙膏也可在Pg和Av的含菌培养基上形成清晰的抑菌环,而在Aa培养基上形成的抑菌环不清晰。结论:葡聚糖酶和样品牙膏能够降低变形链球菌的黏附性;溶菌酶和样品牙膏对部分口腔微生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抑菌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3.
爱汝特根管封闭糊剂性能的相关研究进展
颜雯 吴友农
null 2013, 4 (
2
): 99-102.
摘要
(
5074
)
可视化
收藏
爱汝特根管糊剂是一种应用于根管充填和修复的新型生物陶瓷材料,近年来学者在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能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初步显示了该材料的优越性,本文将近年来相关方面的研究结果做一归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4.
PLGA/胶原双层引导骨再生膜对成骨样细胞增殖的体外研究
陈刚 夏阳 章非敏
null 2012, 3 (
1
): 5-9.
摘要
(
5047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结构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胶原复合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对其进行表征,并探索其对成骨样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PLGA及I型胶原制备一种双层结构的引导骨组织再生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接触角仪对其表面基团、形貌及亲水性进行测试。将MC3T3-E1成骨细胞系接种到复合膜上,通过流式细胞术、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其细胞增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红外图谱显示胶原被成功结合到PLGA表面,并且在扫描电镜下呈现出特有的纤维网状特征性微结构,同时其表面亲水性大大改善。MTT及细胞周期检测也表明胶原改性后的复合膜上生长的细胞活力及增殖指数明显高于纯PLGA组。结论:本方法制备的PLGA/胶原复合膜很好地组合成了一个功能整体,结合了高分子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的优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5.
不同培养基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产生法尼醇的影响
陈晓君 谭军艳 马鸣 张琰 虞丽华 魏昕
null 2012, 3 (
2
): 68-70.
摘要
(
4981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检测不同培养基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产生法尼醇的影响。方法:白念珠菌标准株SC5314分别接种到含有RPMI1640、YPD、RPMI1640+10%胎牛血清(fetal calf serum, FCS)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形成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在接种1.5~48 h内,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法尼醇产生的情况。结果:在RPMI1640、YPD培养基中,法尼醇分泌量随生物被膜的成熟而逐渐增加,在生物被膜形成后期至成熟期达到高峰;在RPMI1640+10%FCS培养基中,法尼醇的产生在48h内呈增长趋势。12 h时,YPD培养基中法尼醇的分泌量高于其它两组(P<0.05);48 h时,RPMI1640+10%FCS培养基中法尼醇分泌量最高(P<0.05)。结论:白念珠菌生物被膜法尼醇分泌量与培养基种类存在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6.
种植体腐蚀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钱棱 王培志
null 2012, 3 (
2
): 87-89.
摘要
(
4947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纯钛及钛合金由于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已经成为口腔种植体的主要材料。但是在复杂的口腔环境中,种植体仍可能发生各种腐蚀行为,影响种植体的成败。本文就钛和钛合金在口腔中的腐蚀行为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7.
呋喃C-30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早期形成的影响
王玉霞 王倩 胡曰健 马瑞 唐子圣 朱彩莲 何智妍 黄正蔚
null 2012, 3 (
1
): 1-4.
摘要
(
4941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
探讨密度感应拮抗剂呋喃C-30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早期形成的影响。方法
:
将体外合成的密度感应拮抗剂呋喃C-30按终浓度10、100 μmol/L分别配制于含变异链球菌的牛心脑浸液培养基,37℃微需氧培养24h,形成生物膜后,用生物膜定量分析仪检测生物膜形成的量。结果
:
100μmol/L呋喃C-30组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受到显著抑制,磁珠成像开始减弱和完全消失的时间均迟于对照组;生物膜开始形成后,其生物膜形成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
呋喃C-30在100μmol/L浓度时能有效抑制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其应用可能为龋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8.
17β-雌二醇对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RANKL、OPG表达影响的研究
王燕萍 曹灵 吴锦涛 闫明 景双林 张光东 于金华
null 2012, 3 (
4
): 185-188.
摘要
(
4922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apical papilla,SCAPs)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酶消化法分离培养SCAPs,将SCAPs分别于对照组(普通培养基+10 μmol/L 无水乙醇)和含0.1 μmol/L 17β-雌二醇的培养基培养3 d和7 d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RANKL、OPG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7β-雌二醇刺激3 d和7 d组,OPG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升高(P < 0.01),RANKL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降低(P < 0.01)。结论:17β-雌二醇可能通过调节RANKL/OPG系统,参与调节SCAPs成牙/骨及破牙/骨活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9.
大鼠正畸牙移动中Osterix的表达
朱林, 李琥, 夏文倩, 刘翔, 陈文静, 邵胜, 林汤毅
null 2012, 3 (
1
): 30-33.
摘要
(
4889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膜内转录因子Osterix (Osx)的表达,初步探讨Osx与正畸矫治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关系。方法: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6只,即正畸加力0、3、6、12、24 h和3、5、7、14 d组,以右侧上颌第一磨牙不加力为自身对照组,左侧上颌第一磨牙为实验组,使用自制的加力装置移动磨牙并制备组织标本。 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实验性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Osx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牙周组织中Osx低表达,实验组于加力5 d时Osx表达水平达到最高,且张力区整体上比压力区阳性染色深。结论:正畸力作用下Osx参于牙周组织的改建,是正畸成骨的调控途径之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0.
氟化钠抗碳酸饮料酸蚀乳牙釉质作用的研究
王雪芹, 王鹏, 姜广水
null 2012, 3 (
1
): 34-41.
摘要
(
487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氟化钠抗碳酸饮料对乳牙釉质酸蚀的效果。方法:用人下颌乳切牙制备72个釉质块,将其随机平均分为3组:对照组釉质块不作涂氟处理,实验组两组釉质块分别涂0.6%和1.23%浓度氟化钠;各组再按浸泡在碳酸饮料中的时间不同分成30 min和50 min两个亚组。将各组釉质块分别浸泡于碳酸饮料中30 min或50 min,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将实验组重新涂氟,然后再将釉质块浸泡在碳酸饮料中,如此循环直至12 h。用扫描电镜观察乳牙釉质表面形态改变,显微硬度计测定釉质表面硬度值(surface micro-hardness,SMH)变化,评估氟化钠保护乳牙釉质抗碳酸饮料酸蚀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两种浓度氟化钠处理过的乳牙釉质能不同程度地抵抗碳酸饮料的酸蚀作用,SMH值较高(P<0.05);随着碳酸饮料浸泡时间的延长,氟化钠保护乳牙釉质抗酸蚀的能力下降;较高浓度的氟化钠的保护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化钠能够增强乳牙釉质抗碳酸饮料酸蚀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编辑部公告
关于《口腔生物医学》变更刊期和页码的通知
(2023-10-07)
2020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暨第六次全国口腔杰青优青论坛 会议及征文通知(第一轮)
(2020-09-23)
关于编辑部恢复正常办公的通知
(2020-04-01)
第十次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 会议及征文通知(第一轮)
(2020-02-13)
关于《口腔生物医学》变更刊期和页码的通知
(2023-10-07)
关于疫情期间编辑部办公的通知
(2020-02-11)
本网站启用一级域名
(2016-12-27)
2016国际口腔及颅颌前沿研究研讨会暨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年会会议纪要
(2016-12-21)
2016年第一届口腔生物医学新锐奖获奖名单
(2016-12-21)
2016年第五届口腔生物医学优秀青年研究奖获奖名单
(2016-12-21)
更多...
下载中心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投稿须知
更多...
友情链接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公司
口腔医学杂志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